歼-6,以弱击强的“弱者”!(5)
时间:2012-07-05 10:02 责任编辑:鼎盛国际游戏_鼎盛国际-平台*官网 来源:鼎盛国际游戏_鼎盛国际-平台*官网 点击: 次
经过331厂的170多人齐心协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4300多种工装和30多套非标准设备,保证了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又反复进行技术革新,先后突破了涂层、氩弧焊接等22项关键技术,终于在1960年3月仿制出了第一枚导弹。在“霹雳1号”导弹进行仿制的同时,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在建设中的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建设空空导弹试验靶场。1958年4月,特种工程指挥部确定了机场、指挥所、技术阵地、航区及各测量站的布局。9月,陈士榘同志主持了靶场施工协调会,确定由空军修建部、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负责设计,并部署落实了施工任务。1959年春,在中央军委的调集下,两个工兵团、一个步兵师及空军修建部等单位的1万多名官兵和兰州建筑公司的1000多名干部职工一起,挺进茫茫戈壁,开始了空空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1959年12月13日,首枚苏制K-5M导弹发射成功,到24日共发射61枚导弹,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1960年5~6月,试验人员又结合库存的导弹性能检验,再次进行试验,为“霹雳1号”的试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中苏关系日渐恶化,影响了仿制工作。1960年8月13日,已经过进场试验的“霹雳1号”进行对靶机的射击试验,第一次齐射就未能击中靶机,接着再次进行双发齐射,又未能击中靶机。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导弹虽然受控制,但由于弹道偏离靶机方向线太远,从而无法命中靶机。专家们重新消化了苏联K-5M导弹的原文材料,然后对“霹雳1号”的1207份图纸、技术说明书、工艺资料,541种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和4305种工装重新进行复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采取改进措施。如冷气部件出口压力不稳和哨声问题,苏联产品也有,技术员王君侃等人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摸索规律,发现是部件的刚性不足引起的,采取措施后,排除了这一故障。同时,在进一步分析导弹无法射中靶机的原因时发现,在空中发射时,机载雷达没有校准,误差较大,致使雷达导引偏差,造成导弹未能命中靶机。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中央军委决定从1962年10月恢复“霹雳1号”的仿制生产。1963年11~12月,科技人员在空空导弹试验靶场再次进行各种状态下的发射试验,共发射导弹20发,两次对靶机射击,均准确击落靶机。科研人员的反复测试证明,“霹雳1号”导弹在精度、可靠性、杀伤效果等方面均符合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64年4月,国务院特种武器委员会批准“霹雳1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解放军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空空导弹。鉴于霹雳-1实际作战能力较差,该弹并未大量装备。
歼-6I(下图右)于1966年研制成功,为高空截击型,提高了升限,三航炮,进气口有铝制整流锥。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6甲发动机,增大了机翼和襟翼的面积,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和结构重量,取消了翼根航炮,只保留了机头右下方的1门。由沈阳飞机厂研制。
歼-6Ⅱ型(下图),1969年3月25日首飞,用于高空高速拦截,实用升限17500米。机炮配置改为两门机身炮,进气道中央有可调整流锥,机头有8个辅助进气门。进一步扩大机翼面积,减轻了结构重量。发动机采用2台涡喷-6甲,推力29.42千牛,最大速度1548千米/时。在这幅图片里空速管向上折起,这是歼-6的一大特点。
- ·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苏-33KUB(2012-07-05)
- ·印度天空的光辉-LCA敏捷轻型战斗机(2012-07-05)
- ·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2012-07-05)
- ·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F/A-18战斗机(2012-07-05)
- ·最后的枪手:F-8“十字军战士”舰载战斗机(2012-07-05)